紅包封,太迷人!
退休中學美術老師李雪瑩(68歲)幼時對圖案產生興趣,從收集「糖衣」、郵票到紅彤彤的紅包封,尤其對紅包封,也開展了漫漫珍藏路,收藏至今多達2萬1338個,看盡其尺寸、形狀、圖案、文字上的演變。
李雪瑩受訪時,取出分門別類收集紅包封的45本相簿,如數家珍般與本報讀者分享部分收藏,翻看著一個個紅包封美不勝收,猶如走入“紅包藏館”或時光隧道,看其從古至今的千變萬化。
紅包封分門別類後收藏在相簿,當年李雪瑩在百盛促銷時購買15本每本1令吉、頗具大馬特色的相簿,如今也成為絕版相簿。
“早在40及50年代,紅包特徵是尺碼小,主要是用來裝硬幣,當年的設計較土氣,紙張薄,所采用的吉祥物是圖案,當時印刷技術不發達,使用黯淡的紅紙,更早期一些則只是紅紙包,沒有任何設計。”
“到了60年代,紅包封尺碼增至9公分半乘6公分半,紙質料較厚了,色彩趨黯淡,采用銀行或公司標誌圖案。”
她說,進入70年代,則出現了新穎的塑膠封;不過,這類紅包封設計卻很快就被淘汰,因色彩黯淡,加上也受到當時印刷技術限製,當代以金色吉祥字圖案、標誌和對聯為主。
“到了80年代,紅包封開始變美了,圖案和款式方面也千變萬化;來到90年代,紅包封尺碼變大了,即16公分乘8公分尺寸及正方形的8公分半乘8公分半。”
她說,這是因為人們不再把紙鈔對折,要大方得體,款式也突破傳統,采用各種色調,如黃色、橙色、棕色、米色和金色等,為迎合小孩子的口味,也就出現了卡通人物、漫畫和古典美女。
她補充,繪畫和設計海報時,就往紅包封相簿裏找靈感。
李雪瑩說,紅包封在千禧年出現了“立體封”的設計,題材多樣化,采用新科技、印刷塑膠封;一些紅包封的表面還有肌理的質感,包括采用絨布、凹凸圖紋,以及采用可拼接圖、剪紙等呈現。
“紅包在唐宋時期開始,為宮廷及官方使用,從手工縫製布袋,後來民間也模仿宮廷使用紅紙製成;清朝光緒末年,印刷書開始普及,因黃色油墨的吉利字句和圖案並綴上金粉。”
李雪瑩的紅包封之中,以吉祥字“福”收藏最多,佔了5000多封;生肖紅包封則以龍居多,其次是馬、雞年生肖。
她坦言,收集紅包封的好處,除了對華族文化色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能增加文學知識,並且追溯銀行、金融公司的歷史和演變,而紅包封設計方面,也有助豐富人們的想像力。
她認為,擁有收集喜好的人較為念舊、珍惜,可成為生活上的調劑,不把紅包封丟掉也是為響應環保,尤其可廢物利用製作成各種新年吊飾。
紅包封遍布24商業領域
李雪瑩收集的紅包封來自24個商業領域,因各種機緣結交五湖四海「發燒友」,紅包封也來自14國,10大種類紅包封包括生肖、卡通、明星歌星和美女、雙佳節、百家姓、花卉、圖案和標誌、吉祥字、吉祥物、舞獅和爆竹等。
李雪瑩退休前,在怡保聖母瑪利亞中學擔任美術主任,執教生涯中走過5州10校,收藏初心始終不變,如影隨形。
即便近2年疫情不能與“發燒友”見面,也都在線上交流達成交換協議,見面時再交換。
“想當年,要與遠地的發燒友交換都是用郵寄,寫信給對方附上幾張紅包封;對方回信時,就會把交換的紅包寄回。”
她說,每張紅包封收藏背後的故事和來歷,當中參雜的是絕版到手的喜悅、珍藏上的缺憾,以及對未能到手的滿懷期盼等。
疫情期間收集少
李雪瑩坦言,近2年因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的確所收集的紅包封相對往年少了,畢竟疫情下行情不好,本身所居住的小市鎮上,商家也減少分派紅包封給顧客。
“比如以前可能會給5包,如今則給1至2包,畢竟小地方顧客人數不多,顧客節省,消費少,商家也就派得少。”
據她近2年來收集到的紅包封,較多回歸「福」字或花卉設計,不太敢嘗試新花樣,有的商家減少印製紅包封,市面上紅包封減半;以前送一整套,現在則送一款。
“不過,有能力的大公司,依舊會印製紅包封送顧客。”
適逢虎年,李雪瑩約3周前,就外出物色紅包封,一般到了新年後1、2個月,還是可以找得到貨;當市面上某個特定款式紅包封沒貨了,她也曾嘗試致函該公司,表示願付費徵求紅包封。
父親協助她收集電影《英雄》的紅包封;右側為創意的猴生肖紅包封,正看是猴,倒轉是福。
雙佳節最有收藏價值
李雪瑩說,早在1996年至1998年,農曆新年和開齋節連續3年都在同一周內慶祝,故有「Kongsi Raya」雙佳節之稱,這類紅包封都非常特別,很有收藏價值。
“同慶佳節的紅包封,以各族團結、和睦共融為主題,雙佳節上一輪是60年代的1964年至1966年;據估算,雙佳節要等到2029年至2031年才會有。”
雖然李雪瑩的家人沒收藏紅包封的習慣,但卻會幫忙物色紅包封,最有意義的是當年父親,就曾在新加坡協助收集了《聯合早報》推出,配合中國知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紅包封。
報導/攝影:羅健傑
一年前的報導:
愛上紅包封超過50年,也盡看它演變過半世紀!
退休美術老師李雪瑩(65歲)自小開始收藏紅包封,至今收藏達到1萬9633張集成46本冊子,各式各樣紅包封開展示人是一片“紅彤彤”。
來自吉打州亞羅士打,現居居林的李雪瑩,退休前在怡保修道院女中任職中學美術主任,年幼時便為眼前所見的圖案所吸引,4歲左右就懂得收起漂亮的糖衣來;9歲那年開始對紅包封產生興趣,自此愛上收藏它。
李雪瑩日前在家接受訪問時,樂與本報讀者分享她的收藏及心得,而在這一片紅彤彤的紅包封裡頭,最珍貴的珍藏,來自早期祖輩留下的古老紅包封,及60年一次雙佳節時出現,帶有文化交融特色的紅包封。
“40、50年代的紅包封尺碼小,僅8公分乘6公分,因為當年的硬幣幣值還很大,紅包封也多是裝硬幣為主,例如放入40仙或1令吉10仙,而該紅包封的材質,是用寫春聯的紅紙製成。”
她說,這類紙質很薄和脆弱,多年來都必須小心保存,當時紅包封也多採用吉祥物為圖案;其次珍貴的,是要等60年才有一次的“雙佳節”。
李雪瑩有幸在1997、98至99年,連續3年同一時期歡慶農曆新年和開齋節,收藏過雙佳節紅包封。
“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特色,只有多元的馬來西亞才會有如此獨特的紅包封,畢竟其他國家只有單一種族,這就顯得大馬雙佳節紅包封獨特。”
她說,那年可見以結合兩族文化的圖案為多,如舞獅配風箏、馬來粽、月亮和柑,也有Gongxi Raya字眼,馬來鼓和華族大鼓、油燈和燈籠等。
紅包封60至90年代 逐步演變為多樣化
紅包封從早期的設計、圖案、字樣單調、莊重及黯淡,一路演變成多樣化、鮮豔及創意。
逐一翻看李雪瑩的紅包封冊子,有如走進“時光隧道”,她分享道,60年代開始出現黯淡色彩,但紙張較厚的紅包封,多數收集到銀行、公司標誌為圖案的紅包封,尺碼為10公分乘7公分,當年印刷技術還不發達。
“70年代出現塑膠封,尺碼一樣,但採用燙金的設計,圖案以吉祥字為多,由於不討喜,很快被淘汰。”
她說,80年代越趨漂亮,圖案、款式千變萬化,也有可插入硬幣的卡片,尺碼稍大些。
“90年代後紅包封形狀突出傳統,色調改變,加入黃、橙、棕、金和米色,紅包封尺碼變大,而鈔票無需用折疊方式放入,因此達到15公分乘8公分、16公分乘9公分等。”
90年代紅包封 古典美女吸睛
90年代紅包封,圖案設計上開始出現古典美女(四大美人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及卡通人物、漫畫以迎合兒童口味,另也有剪紙的圖案。
“來到千禧年,市場上的紅包封出現了立體的款式,題材也趨更多樣化,甚至也有系列的連接拼圖。”
李雪瑩分享道,當年這類紅包封的表面出現了肌理的設計,即採用絨布、紙皮、凹凸紋線、加上小鈴子裝飾等,而尺碼也加大至17公分乘9公分,並採用新的印刷技術,塑膠封這時再度出現。
她所收藏過的紅包封,最大封有39公分乘32又1/2公分,最小有7公分乘5公分,其中她也有收獲日本白色的紅包封。
眾多紅包封,少不了報館的類別,《中國報》早期推出的紅包封,也是她的囊中物。
盼年輕人培養收藏 李雪瑩:多學手藝
現代年輕人捉寶可夢,年輕時的李雪瑩,可是“捉”紅包封為樂。
她說,紅包封收藏者多為年長一輩,鮮少見兒童或少年,除非家長有收藏則也會傳承給孩子;除了收集紅包封,她也利用紅包封製作燈籠,裝飾住家,退休後她依然積極參與工作坊,傳授下一代,避免手藝失傳。
她呼籲年輕人,少接觸電子玩物,多看身邊有意思的事物,如培養收藏愛好,也能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手藝。
另外,據她了解,紅包封自中國宋朝已盛行,深具中華文化色彩,代表吉利和豐收,更蘊涵華人五千年來的智慧與文化習俗。
“收集紅包的好處是,能認識華族文化如紅包封上的對聯,同時豐富想像力,追溯及了解各行各業的歷史和演變。”
紅包封是長輩關心愛護
收集紅包是李雪瑩生活上的調劑,用於製作燈籠等飾物,也有助減壓;較為念舊的她,更懂得珍惜,尤其長輩給的紅包,裡頭包含了一份關心和愛護。
李雪瑩收藏紅包封的種類,包括生肖、明星、雙佳節、百家姓、花卉、圖案或標誌、卡通人物、吉祥字、吉祥物,來源包括40餘種各行各業及超過10個國家。
目前,李雪瑩與其他發燒友,都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交流、交換紅包,走進收藏界多年來,李雪瑩自然也碰到過“另類藏家”。
她說,凡冰箱磁鐵、鑰匙圈、杯子、銀行撲滿、餐廳紙巾、紙袋都有人收藏,唯獨連航班嘔吐袋都要收的藏家,倒是很特別。
另外,她認為,紅包封收藏熱潮以中馬或柔佛為盛,跳蚤、古玩市場90年代出現後,帶動了收藏紅包封熱潮。
沒瑕疵 值得珍藏 有褶皺 熨了再收
紅包封該符合哪些條件,才值得收藏? 李雪瑩認為,沒有瑕疵的紅包封最好,但即使有褶皺,也可用熨斗補救,熨平整再收。
“其實我都是隨緣收集,有些可遇不可求,罕見到來又美中不足,也還是會收。”
李雪瑩出國旅遊,常是“有備而來”攜本地紅包封出國,下榻酒店或餐廳眼尖發現內有裝飾當地特色的紅包封,她便與店家物物交換。
經專科受訓的李雪瑩精通編織、峇迪、彩繪、藤製籃子等,但她始終鍾情於收藏紅包封。
與丈夫育有3名孩子的她認為,收藏紅包封帶給她最大的滿足感,畢竟每個紅包封,都是一段緣分。
“我曾在理髮店理髮時,獲取一張瘦長的紅包封,鈔票必須折疊起來後放入封內,如今這紅包封已無法再找到,因而變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