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美味的Aglio Olio 自由發揮

 

多次煮同一樣麵食後,我開始越來越喜歡自由發揮,那味兒不需要太精確,隨心所欲下廚,原來那種滿足感更大。

Aglio Olio這道麵食,我總是吃不膩,橄欖油、辣椒乾碎、九層塔、番茄、蒜、海鹽、義大利麵,混在一起發生的化學作用,深深挑動我的味蕾,簡單而美味。

喜歡的,可以動手做做,不需要特定方程式,冰箱裡有上述料就可以,當然還有義大利麵。

最近都是憑直覺做菜,其實是下廚的一種升級,彷彿你到了這一個階段,不那麼糾結於網絡上的食譜教學,如是一個人吃的, 蒜頭捏一半的瓣量出來切條狀,這樣可以保留一些蒜片可以吃得到,打開小火丟蒜進去,一邊又把義大利麵投入另一個熱水鍋裡煮滾,鍋子裡煸著的蒜頭,使用小火,不會焦掉,香氣十足的時候就洋洋灑灑一堆辣椒乾碎。


香味撲鼻而來,可以想到那盤面多美味,腦海中也就有了它的影子,下廚似乎就是這種靈感來的狀態,當辣椒乾的香味和蒜結合,稍微有些上色後,手邊切好的蘑菇片、番茄塊、九層塔就直接推進去鍋裡。

這一次連鍋鏟、湯匙也沒有拿來用,就直接使這個鍋子的鍋柄,時不時就翻它兩、三下,聞著聞著那香味又升級了,因為增加了蘑菇番茄最重要還是九層塔的香味,我的九層塔是屋外自己栽種的,隨手剪了有一個手掌那般份量的一把,隨便大概5、6株。

 

告訴你九層塔要怎樣處理才好吃,也其實沒什麼秘訣,那就是,你在清洗所採摘的一大株九層塔後,一手捉住一株的頭部,另一手就往其下捏著拉下,葉子和莖分離時搓揉引發的香味,讓你聞著都香了。

對於我這個愛吃九層塔的人來說,就連採摘九層塔時我都會採摘包括差不多要開花的花苞,一起搓揉了丟進去鍋子裡,再翻動翻動後,煮麵水我也沒有用什麼湯匙來拿了,直接把煮麵鍋子拿起來直接倒一些進去,麵條就從另一個鍋子用叉勾起來放進去了,也沒濾水,因為加上事前把一些煮麵水,一起撈起來的煮麵水也剛好夠的。

當它吱吱作響的時候,聲音聽著都美味了。



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再次翻動翻動,灑一些海鹽,不夠辣椒乾就灑多一些,喜歡吃多就多放。

起鍋時直接投入剛才洗菜、放蘑菇番茄用的鐵盤裡,直接就下,殘餘的九層塔香、蘑菇和番茄,簡直就有種獨特的添加風味,上桌就是啦。

來一杯檸檬白開水。


老婆上班,我拿假在家休息,自己煮給自己。

2022/08/21

滯洪池——魔鬼藏在細節裡


魔鬼藏在細節裡。

這句話說的是,只要你仔細去觀察,你就會有所發現。然而,話說,發現細節所在及不對勁之處的能力,雖非人人與生俱來就有,但絕對可以透過後天訓練得來。

當你具備這等能力,那麼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你就能比別人更快一步發現問題所在。我認為,從政、當政府的一分子,就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敏感度。

比如水患問題。一個住宅區密集的地區里,即使建造了上百個滯洪池,但還是有多個地區,一直都會發生水患。如果沒有從微觀著手、從細節去探查,你必然得不到收穫。

但從微小的細節觀察,卻可以看見問題所在。所謂滯洪池,就是把來自上游的洪水,滯留在池內一段時間,避免立即排放的情況發生,並且透過慢慢排放的方式,從而使得下游的排水壓力減輕,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有序排水,不至於導致下游處處淹水。

阿爾瑪一個這麼大的地區,就被威省市議員陳潤輝發現有33座滯洪池,沒有滯洪功能,結果洪水直接排下游。雖然下游設有泵水站,但當洪水一來,完全沒有滯洪時,肯定會來不及排走。


那麼,要如何知道這33座滯洪池沒有滯洪效果呢?

這是沒有捷徑的,就只有在下雨天時,到一個個滯洪池去觀察,這需要花時間。但花時間得出的成果是有進展的,至少發現滯洪池沒有滯洪效果,那麼改善的措施就是,讓滯洪池恢復功能,也就是將洪水滯留在滯洪池內一段時間,不必立刻排放。

滯洪池,回歸它本來的目的——滯留住洪水。

如果阿爾瑪的33座滯洪池蓄洪水量是5萬5000立方米,下游峇冬丁宜的一座泵水站,可每秒抽取5立方米水量,那麼這座泵水站就需要1萬1000秒 / 138分鐘 / 3小時的時間,來抽走這股沒有被滯洪、一次性排放到下游的5萬5000立方米洪水。

如果它發揮效用,比如這5萬5000立方米都被滯洪起來了,並且透過一點點的排放,那麼泵水站就沒那麼大壓力,也可以慢慢排走洪水,負荷不大,溝渠就能容納,那麼就會減輕水患。

當然,一切是理論,到底還是要等大雨時,才來觀察看看是否奏效。

為了解決都市淹水問題,發展計劃中,開墾後的商業和住宅區,都會包括建造滯洪池在內。

滯洪池的容水量,與當地發展計劃面積相應,有它的一定計算法,當你每興建多大面積的建築時就要有多大的滯洪池。

這些滯洪池扮演的角色就是類似發展前,洪水經流森林的溼地蓄水作用。

雖然人工的可能都不及天然的來得厲害,但要發展,犧牲了森林,眼下就只有建造滯洪池是唯一的選項了。

話說,這場巡視很快就被下面這場來勢洶洶的暴雨給一度中斷。


2022/08/20

船頭海鮮樓 家庭聚會

距離全家上次吃海鮮,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我外甥女樂萱那時還小,頭還卡在餐廳靠河的圍欄縫隙之間😅,上回我們是吃「義成」,這次換地方。以上是船頭的食物。

這次換這間啦,船頭。
 

大概算算,我們全家在外吃美食,似乎也是定期的,除了吃西餐(聖誕節),另就是吃海鮮,全家都喜歡吃海鮮。

二姐說,這次要叫貝類到完的海鮮,所以沒有點魚,因為平常都可以吃到,只是刺螺沒有。

大姐從愛大華上來,我們就在這裡見面。

說到要吃海鮮,不管大山腳或威南人,很多都會選擇來這裡武吉淡汶吃,北海則是多數到清潔海邊那邊吃,我們家則傳統上都來這裡吃,雖然很多人都說這裡做外客生意,但總覺得還是蠻多本地人光顧的,海鮮新鮮,價格也不會高,合理。

武吉淡汶的海鮮樓可多得很,除了船頭,有義成、漁村、蝦村等,各種各樣的名堂,各種各樣的煮法,都可以讓你感受到本地檳城烹飪海鮮的方式,但說到餐桌上最貴的——螃蟹,還是推崇焗給它熟的,不用添加任何調味去煮。原汁原味就很香了。

不管去吃哪一家,我們家都比較愛這樣的煮法。

還沒吃海鮮前,先看看漁船進進出出,也是到漁村的一大樂趣。

蠔煎。

邊吃海鮮邊享受漁村風光。

先叫沙爹填肚子。

我老婆。

大姐夫小妹不知何事笑開懷。

老爸還是喜歡中餐海鮮多點。

很少在外吃的老媽,也覺得海鮮好吃。

螃蟹是老爸的最愛

樂萱也跟她媽媽一樣喜歡螃蟹。

瑤瑤吃八爪魚的腳

建議早點到這裡吃海鮮,雖然會有人安排在外看顧泊車位協調進出和收費,但建議6點左右抵達,怕人多。

當晚主角—螃蟹。這就是焗出來的美味。

螺類。

章魚。
















2022/08/17

大山脚大士爷焚化回銮 全马最盛大最热闹


這場面總是讓人久久無法釋懷,是那麼的振奮人心、激昂,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立體感,全馬也只有在大山腳的這場大士爺回鑾中尋得。

來過的,明年必來,拍攝過的也永遠不滿足,你會繼續一來再來,意猶未盡,卻不是因為要拍得更好,而就是純粹要感受那種氣氛,以及把大士爺的呈獻做另一番詮釋。

比如今年你也許從高空拍攝,明年你就想要拍個側面的,或者從底下「用手機拜大士爺」眾多方形螢幕也不錯。



一如既往,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復辦慶讚中元活動,我受命採訪和拍攝它的製作,開光儀式及回鑾。

一直都很想要把每次的採訪新聞作品做好,所以就會用心研究,拍攝;成品刊登見報,也還是會不斷檢討,精進。

今年大士爺身高28尺,回鑾當天帶了相機,用NikonD750和24-120MM鏡頭作業。




從下半年開始,榴槤季節、本南地檳城稻穗節、聖安納慶典、社區文化藝術節、北馬最盛大大士爺回鑾,在大山腳輪番上演。


回鑾前,盂蘭廣場膜拜的善信人山人海,30名年輕人身穿紅衣、踩著木屐穿過群眾,踢踢躂躂引起注目,他們到大士爺毗鄰的玄天廟臨時神壇上香膜拜——那是大山腳韓江公會的出花園成人禮,為正熱鬧的文化活動再添上一筆亮眼的色彩。


因疫情沈寂一時的大山腳市區老街,再次熱鬧起來,這些活動是在6月至8月期間舉辦,適逢開放也捉住全國焦點,然而大山腳還有另一場「壓軸好戲」,即伯公埕玄天廟,不久後落成及隆重開幕。


這次有到盂蘭廣場膜拜大士爺的人都知道,玄天廟工程已幾近完成並已露出璀璨奪目、金碧輝煌的「玄天廟」牌樓,非常雄偉壯觀,尤其玄天廟前方將有嶄新而寬敞的廣場,這將成為文化活動舉辦場地,可以想像明年農曆七月這裡的熱鬧場面,因伯公埕、美食天堂和廣場,將與毗鄰的大士爺慶典相輔相成、互相帶動。


由此可預見,該廣場日後將吸引越來越多社團組織興辦文化活動,帶動更多本地或外坡人回流或留在大山腳,注入新活力和新商機。


社區文化藝術活動今年走上街頭,就讓學校團體如鼓隊、舞蹈隊有了全新的舞台,有別於只在校內表演,因此今後各校藝術團體不妨考慮延伸表演到此公共空間。


筆者認為,大山腳活動應由大山腳人搞,畢竟我們是最懂本地人需求的群體,大山腳社團組織、學校商家、本地文化藝術單位,都可趁上述系列活動期間加入,讓文化活動有更多不同層次和面貌,那麼,遊客才會找到逗留在大山腳觀光的理由。


讓他們造訪大山腳好幾天,為期一、兩星期,參與A活動後又參與B活動趴趴走,而本地人也會看見機會留在家鄉發展。


說到大山腳品牌活動,絕對不只是上述這些,農曆新年期間舉辦由大山腳魚池區忠華龍獅團呈獻的醒獅高空拜天公活動,全馬獨一無二,同樣振奮人心,你準備來大山腳了嗎?


疫情肆虐的過去兩年,大家足不出戶,國外旅客無法入境,國人不能跨州,大山腳老城寂靜一片,生意慘淡,經濟活動停頓,逼得外勞紛紛回國,一些外勞長期經營的行李店鋪也退租,人去樓空。


這正好提供了一個蛻變的機會,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文創店鋪和清新脫俗的咖啡館,在大山腳市區這古色古香的城市裡開設。


6月至8月復辦的一系列活動就如「熱身活動」,率先把全國焦點和目光投注在大山腳;筆者採訪當中的所有活動,發現人潮確實相對疫情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過去多年來市區飽受外勞佔據所衍生的罪案、衛生問題依然存在,市容並非一朝一夕即改變,市區每逢週六日依然可見許多外勞人頭鑽動,畢竟大山腳巴剎的經濟依然需要依賴大量的外勞勞力投入運作,但相比起數年前清一色外勞臉孔,猶如置身「國際城」的情況好多,也正漸漸改善。






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28呎高大士爺紙紮金身回鑾。

一年一次,我把大士爺慶典分3部曲:組裝、開光、回鑾,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深深牽動大山腳人心,也是這場北馬最盛大慶贊中元看點。

而回鑾,又分4部曲:搬運祭品、移出寶殿、越過電纜、到堆積如山的祭品中央擺正焚燒。

潮劇團響徹雲霄,善信們虔誠的興旺發,我的同業們沒做工都來參與,大家是有多愛這活動,沈浸在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全馬最盛大最強了。

我和老婆分別登上 #魚池支隊 和 #武拉必支隊 義務消防隊的消防車上拍攝,每年兩隊都會安排讓報社新聞工作者登台完成作業,感謝支隊鼎力相助。

回家後,和老婆討論作業方面的點滴,這次攝影,她說得最起勁,意猶未盡,還失眠了,吸收、學習成長最多。艱巨任務,一年一次,一年比一年做好。

人參與社區,故事是彼此的鏈接。


當然,每年此刻,我和同業必然會直播回鑾儀式。

所以拍攝照片兼顧直播,必須兩手捉機。

腳架、自拍神器我都有,但最後決定用手就好,因為不想讓作業變得太複雜。


i



















早餐:蒜香義大利麵

 總是喜歡在我的藍色Ikea沙發上拍食物的美照。 因為這裡的藍色,和這裡的白色窗簾,早上透射進來的陽光,構成漂亮的背景。  下次我應該要換別的地方來拍食物照。 目前儘管工作恢復到疫情前的忙碌,我也還是煮三餐,能在家煮就在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