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紅包封藏家李雪瑩

新年快樂!

最近到一位居住在吉打州居林的退休老師家,向她了解她的收藏品——紅包封。

退休中學美術老師李雪瑩(68歲),年紀小小開始就收藏紅包封,只因為圖案吸引她,一直收藏到現在2萬多個紅包封了,藉此記錄和分享李雪瑩老師的收藏品,這是她收藏半世紀下來的部分收藏,也看到了紅包封從40年代走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千禧年後至今的演變。

圖案總是讓她愛不釋手,一開始,並不是紅包封讓她展開收藏之路,而是一個小小的,包覆著糖果的糖衣;收藏糖衣,我小時候想也不會想到這東西可以收藏,但對她來說卻是寶物,隨後她開始像許多那個年代的人一樣,收藏郵票,再來就是紅包封。


早在40及50年代,紅包特徵是尺碼小,主要是用來裝硬幣,當年的設計較土氣,紙張薄,所採用的吉祥物是圖案,當時印刷技術不發達,使用黯淡的紅紙,更早期一些則只是紅紙包,沒有任何設計。

到了60年代,紅包封尺碼增至9公分半乘6公分半,紙質料較厚了,色彩趨黯淡,採用銀行或公司標誌圖案。

進入70年代,則出現了新穎的塑膠封;不過,這類紅包封設計卻很快就被淘汰,因色彩黯淡,加上也受當時印刷技術所限,當代以金色吉祥字圖案、標誌和對聯為主。


到了80年代,紅包封開始變美了,圖案和款式方面也千變萬化;來到90年代,紅包封尺碼變大了,即16公分乘8公分尺寸及正方形的8公分半乘8公分半。

這是因為人們不再把紙鈔對折,要大方得體,款式也突破傳統,採用各種色調,如黃色、橙色、棕色、米色和金色等,為迎合小孩子的口味,也就出現了卡通人物,漫畫和古典美女。

紅包封在千禧年出現了立體封的設計,題材多樣化,採用新科技、印刷塑膠封。

一些紅包封的表面還有肌理的質感,包括採用絨布、凹凸圖紋,以及採用可拼接圖、剪紙等呈現。

紅包於唐宋時期開始,由宮廷及官方所用,從手工縫製布袋,後來民間也模仿宮廷使用紅紙製成,清朝光緒末年,印刷書開始普及,因黃色油墨的吉利字句和圖案並綴上金粉。




收集紅包封的好處,除了對華族文化色彩有深一層認識,也能增加文學知識,並且追溯銀行、金融公司的歷史和演變,而紅包封設計方面,也有助豐富人們的想像力。

擁有收集喜好的人較為念舊、珍惜,可成為生活上的調劑,不把紅包封丟掉也是為響應環保,尤其可廢物利用製作成各種新年吊飾。

李雪瑩收集的紅包封來自24個商業領域,因各種機緣結交五湖四海發燒友,紅包封也來自14國,10大種類紅包封包括生肖、卡通、明星歌星和美女、雙佳節、百家姓、花卉、圖案和標誌、吉祥字、吉祥物、舞獅和爆竹等。 





退休前,她是在怡保聖母瑪利亞中學擔任美術主任,執教生涯中走過5州10校,收藏初心始終不變,如影隨形。 即便近2年來疫情不能與發燒友見面,也都在線上交流達成交換協議,見面時再交換。 

“想當年,要與遠地的發燒友交換都是用郵寄,寫信給發燒友附上幾張紅包封,發燒友回信時,就會把交換的紅包寄回。”

她說,每張紅包封收藏背後的故事和來歷,當中參雜的是絕版到手的喜悅、珍藏上的缺憾,以及對未能到手的滿懷期盼等。 

疫情期間收集少 李雪瑩坦言,近2年來因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的確所收集的紅包封相對往年少了,畢竟疫情下行情不好,本身所居住的小市鎮上,商家也減少分派紅包封給顧客。 

“比如以前可能會給5包,如今則給1至2包,畢竟小地方顧客人數不多,顧客節省,消費少,商家也就派得少。” 

據她近2年來收集到的紅包封,較多回歸“福”字或花卉設計,不太敢嘗試新花樣,有的商家減少印製紅包封,市面上紅包封減半;以前送一整套,現在則送一款。 

“不過,有能力的大公司,依舊會印製紅包封送顧客。” 






適逢虎年,李雪瑩約3週前,就外出物色紅包封,一般到了新年後1、2個月,還是可以找得到貨;當市面上某個特定款式紅包封沒貨了,她也曾嘗試致函該公司,表示願付費徵求紅包封。 

雙佳節最有收藏價值 李雪瑩說,早在1996年至1998年,農曆新年和開齋節連續3年都在同一週內慶祝,故有“Kongsi Raya”雙佳節之稱,這類紅包封都非常特別,很有收藏價值。

 “同慶佳節的紅包封,以各族團結、和睦共融為主題,雙佳節上一輪是60年代的1964年、65年和66年;據估算,雙佳節要等到2029年至2031年才會有。” 

雖然李雪瑩的家人沒收藏紅包封的習慣,但卻會幫忙物色紅包封,最有意義的是當年父親,就曾在新加坡協助收集了《聯合早報》推出,配合中國知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紅包封。

 紅包封之中,以吉祥字“福”收藏最多,佔了5000多封,生肖紅包封則以龍居多,其次是馬、雞年生肖。

以下分享部分她所收藏的紅包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早餐:蒜香義大利麵

 總是喜歡在我的藍色Ikea沙發上拍食物的美照。 因為這裡的藍色,和這裡的白色窗簾,早上透射進來的陽光,構成漂亮的背景。  下次我應該要換別的地方來拍食物照。 目前儘管工作恢復到疫情前的忙碌,我也還是煮三餐,能在家煮就在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