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二月 24, 2019

我收集瓶罐,你收集什麼?

如果你還收藏著一些什麼,那什麼東西值得你收藏這麼久?

小時候你渴望擁有的一些東西,礙於荷包零用錢不夠,有的是時間慢慢看,長大後卻沒多少時間想這些,小小的渴望有一天突然回頭敲門,驅動你前往尋找它,回到家就把它們排列在玻璃櫥裡,滿足了小小的內心。

我對裝著一些不知名物體的瓶瓶罐罐總是好奇,手癢之下就是要開來看,摸摸裡面的東西,如果沒有加以控制,這就是一種破壞王的行為,長大後卻很理智看待這種兒時的渴望,只是內心被喚起時,還是會掏出一些零錢買飼料餵養它。

第一次喝醉,應該是和一班5、6位學院朋友到檳城bistro,邊喝邊醉,大家一起看夕陽西下,這是美好的一天,但沒想到這是唯一一次,拿Apple Cider來拍是因為家裡沒有其他酒,因為我並不怎麼喜歡喝。

玻璃和鋁蓋是特別的瓶子蓋子組合,在我記憶中,它源自於生病時對咳嗽藥水的印象,還有三腳標,以前的汽水果汁不像今天的牌子這麼多,韓國日本帶來新口味,我也嚐鮮喝上面這種果汁。


來自澳洲的班德堡的飲料,檸檬汁,買它純粹是因為這個瓶子漂亮,因為4瓶一起買較划算,喝起來是氣泡飲料的味,所以我在超市買4瓶後分2瓶給小妹,1960年代開始在澳洲成立,之後生產生薑啤酒,隨後推出各種果汁。

眾多飲料之中,我還是鍾情咖啡,本地瓶裝罐裝咖啡我都一一喝過了,於是開始“盯”上Daiso裡,架子上賣著一個個小小瓶的罐裝咖啡,好幾款無糖碳燒咖啡苦澀到眉毛會皺起來,但都被我一一征服,這是其中一瓶。這款罐裝還蠻漂亮,喜歡它硬朗小巧的外形,感覺上丟人會把人砸死。

有一次在超市閒逛,在一間日本店裡發現上面這款黑咖啡,一旋開瓶蓋,還沒喝第一口,味道就先飄出,撲鼻而來,很香,一路上,是一小口一小口喝它,直到開車回家去,smooth & clear。你若是買冷凍咖啡喝,這種瓶子的很少見,通常是鋁罐,但這瓶子是鋁製的哦,瓶蓋也是,所以它顯得相當貴,一瓶要價7令吉30仙,而且不是每個地方有賣。

這個玻璃瓶,是我2年前受邀到檳城硬石酒店 Hard Rock體驗新套房時,出差得到的伴手禮,商家贈送,不得不保管,而且我第一次拿到這瓶子,印有商家的標誌,十分有紀念價值,這間酒店住一、兩晚都不便宜,我近期才把它拿出來洗清潔,當作杯子喝水用。的確它用於喝水的,上面的蓋子中間有個洞,可以放入鋁吸水管。

我雖不喝酒,但對一些酒瓶感到很有興趣,像這個,其實我會買它的原因就純粹是中間那個紅星,還有瓶蓋上面那個紅星的標誌,青色的玻璃瓶,裡面裝著46度濃度的酒精,如說要買一樣東西代表我對中國的印象,當時就到街上一間便利店,買了一瓶紅星二鍋頭酒酒,這是去年9月出差中國陝西、山西所買。

星期六, 二月 23, 2019

大山腳伯公埕玄天廟 走一趟


這幾年來,大山腳市區,一直都是國州市議員、商家、非政府組織想要恢復早期熱鬧景象,大山腳市區也稱為“卜間”(Pekan),它圍繞著超過百年歷史的伯公埕,以伯公埕展開大山腳華人獨特的文化。

大山腳走向文藝,相較於其他老城區,是比較慢的一個地方,比如檳島的老街,怡保二奶巷,或者吉打州新文英,無論如何,大山腳開始慢慢朝這方向走,近幾年來大力推動,其中Rakan BM為首的社區文藝活動,就吸引人到來。

大山腳市區真的落寞了?

他們說,從新年就看得出來了。以前新年期間,販商凌晨就開始在做生意,上貨下貨,買菜賣菜,批發零售,很熱鬧。

慶幸小時候有跟隨過父母到巴剎,一大清早就很熱鬧,而且聽說販商們都沒有睡覺呢,那種通宵是怎樣的感覺?也就只有混巴剎的孩子知道。


伯公埕的魅力在於它每逢農曆七月的盂蘭盛會,是大家熟知的大山腳文化活動。

雖然如此,伯公埕到來拜拜的善信、埠眾、商人,虔誠上香祈求合家平安生意興隆,那種誠心誠意,就和我們在教堂裡虔誠禱告一樣,每個人都要嚮往更好的生活。


伯公埕這幾年來,新春期間有在老街掛起燈籠來,添加過年氣氛,很多市民開始從外返回這個老街,在這裡尋找他們當年熟知的熱鬧。

這座廟,有一個大山腳人一定要知道的東西,也就是大山腳義學堂創辦史的石牌匾,非常珍貴的文物,就在這廟裡。


根據“根·聚點”網站的介紹:

大山腳福德正神會在大山腳華社獲得崇高地位,是一間集合神廟、義山及辦理慈善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華團機構。

在二戰後由4大鄉團即廣惠肇會館、韓江公會、福建會館及海南會館,委派12名代表組織理事會共同管理廟務、產業,到開發義山葬地即建設現代化火化場、骨灰閣等。

緣起於1886年,福德正神廟(也稱伯公埕)在大山腳市中心建竣,它被喻為當地的守護神,,至今仍是地標。當年創廟宗旨原為崇奉神明,而隨時代變遷與社會環境需求,目前除了保持宗旨外,亦發展成為讚助教育福利部及慈善公益的機構。

建廟後9年,也就是在1894年興辦“大山腳義學堂”,爾後義學逐漸發展成現代化學校,於1918年創辦“日新學校”。1950年該會購地捐獻作為校址,創建日新學校。80年代中期,為發展獨中教育,日新國中遷出校園到南美園。

該會也關註華裔子弟的身後事,於60年代購下武拉必路旁的福德正神公冢,後來理事會建火化場及骨灰亭,該火化場是威省重要的火化場。






只希望大山腳的文化活動,能繼續做下去,這裡需要比檳島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打造,因為這裡不是世界遺產區,一般平時難以吸引外國遊客到來。


但其實,外國遊客到此一遊似乎沒什麼太大意義,因為他們要是從檳島乘坐渡輪,再乘車來到這裡了,當他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始終印象還是停留在檳島,而不是大山腳。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山腳連大山腳自己的人都不太願逗留或到來。所以老城的人口慢慢往外遷移後,迎來了外勞入駐,他們在這裡附近的宿舍裡住,在街上吃喝,甚至還經營起生意來。

這怪不了誰,主要是大山腳本地人,都允許把店屋借給外勞做生意,甚至還申請營業執照,讓外勞進來做生意,說是幫忙看店,其實是讓他們做生意。



新年期間,我和柔妹一樣到來伯公埕,參加他們的新春團拜活動。這裡的團拜活動只邀請社會聞人,國州市議員,可惜場面卻不是很大,附近的居民也不是所有都會出席,個人覺得,團拜活動應該要盛大舉行及熱鬧一番。

這就要說回伯公埕一帶販商理事會,是不是有足夠的新血加入了,能帶來舉辦更多創新的品牌文化活動?可惜,很多本地的公會裡依然是青黃不接。


大山腳市區有不少老店屋,都如此荒廢著,有的甚至還成了危樓,業主或屋主不知所終,如此丟著不管,似乎不理這個老城區的未來。

其實,業主扮演很大的角色,檳島能活絡老街,一大部分原因和他們的業主有關,比如允許繪畫壁畫在他們的店鋪牆上,或者懂得轉型,並保留老店屋的外貌,再衍生出另類的旅遊生意來。大山腳缺乏的就是這類人。


所以,很多業主懶得做,就把店屋租出去,結果外勞大軍入駐大山腳。

外勞人數增加到一個數量後,實在太多,連本地人都開始覺得是時候要帶來改變,於是帶來了社區文化活動的舉行。


大山腳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也在於外勞人數,一旦能減少,不至於週六日走在大山腳市區時猶如走在外勞城那樣,那麼大山腳人才會慢慢入駐老街。





外勞,也和我們當初華裔先賢下南洋一樣,會落地生根,找到新歸屬。但,以我們國家已經來到另一個層次卻面對瓶頸,政府就是時候為自己著想了,為老街帶來改變,為工業人力提供本地人,改變外勞政策。


星期五, 二月 15, 2019

大山腳魚池高空拜天公30年了

福建人拜天公是大過天,鞭炮煙花響過天,也是大年初八這一晚,在檳城州,檳島、大山腳和北海,都有熱鬧而盛大的拜天公活動舉行,檳島是姓周橋誇張長的天公桌,北海是壯觀的撈生,大山腳有最高天公桌的膜拜。

大山腳是我的家鄉,一直都以它蘊含豐富文化活動為榮,一整年下來節慶都非常多,其中一個就要屬這個大山腳魚池區高空拜天公慶典。

它最最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不是善信登上高空拜,而是醒獅和祥龍。難度挺高,也令人捏一把冷汗的那種。

1989年魚池區搭起6尺高天公桌後,全國獨有的高空拜天公慶典今年邁入30年,紅桌增高至33尺10寸,大年初八那晚有多達30頭醒獅和2條祥龍參與其盛,吸引過千民眾湧入魚池區觀看。


簡單介紹下,由大山腳漁池區忠華龍獅團呈獻的這項盛事,多年來也成了許多大山腳市民,在大年初八晚攜男女老幼必去活動,大家隨後才會返回各自住家拜天公,今年也特在儀式前開放讓民眾攜帶供品膜拜天公。

昨晚,4頭醒獅和2條祥龍登上逾百張紅彤彤的天公桌和四方椅組成的天公桌膜拜,寓意步步高升,醒獅也呈獻高椿表演,與民互動,現場也有8尺高擺桌撈生、迎接財神和醒獅拋柑等表演。

此活動去年以33尺8寸高度,榮獲大馬紀錄大全“馬來西亞最高舞獅表演”,而去年509大選前,林冠英以檳州首長身分出席見證該頒發儀式,今年不缺席,也是首次以財政部長身分出席。

下來看照片吧:

大山腳魚池區忠華龍獅團的教練馮家安在現場準備。

這裡略略講解一下,其實這個高高的天公桌,採用的組裝方式,有它獨特的方式,最主的材料是天公桌和四方椅,以一種穩固的相疊組裝而成,極具氣勢,紅彤彤在魚池路路邊,你遠遠就看到它靜靜聳立在那裡。

組裝的方式,基本只用鐵線捆綁,然後左右有紅木支撐,桌底加上燈飾、燈籠裝飾,晚間亮燈就很漂亮,這個魚池區忠華龍獅團,做這個很有一手。

我每次來採訪,都會想起該團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也就是該團前主席,已故大山腳社會聞人莊馥銓,他在2015年4月3日突告心臟病發去世,各界錯愕不已,也非常惋惜,他是出名的社會工作者,也是我的“電話簿”、“萬事通”。

去世那年他60歲,他的其中一隻手,年輕時因車禍患有殘廢,我永遠記得他用另一隻跟我握手時,那特別的反握方式,反而那樣讓我感覺到很有力量,也很“夠兄弟”的味道。

大年初八下午4時多,馮家安為慶典做最後的檢查。
本人下午經過時,慶委會成員頂著下午的大太陽,在高空處把準備晚上擺放供品的紅桌抹乾淨。
晚上8時左右,供品開始放到天公桌上,離地是至少33尺高度。
大山腳魚池區忠華龍獅團涵蓋華、印裔團員,開始敲鑼打鼓,氣氛才開始慢慢熱起來。
小孩為現場準備就緒的醒獅點睛。

福星、祿星、壽星,三位星君下凡間?
再忙都會抽空來的財政部長林冠英,抵達活動現場。
擊鼓儀式。
按照以往的方式,嘉賓們帶領大家一起祈福。
林冠英(左5)與眾嘉賓在天公桌前撈生,左2起為沈志強、章瑛、林冠英夫人周玉清、楊筌貴、武拉必區州議員王麗麗、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大山腳福德正神會副理事長拿督黃維忠,及工委會顧問黃基川。
醒獅呈獻精彩的高樁表演。
文化的傳承,就是要有人延續傳統的慶祝方式,它才得以把傳統留住,傳給下一代。
難得一見的醒獅表演傳統舞獅表演,在週二晚大年初八的魚池區裡上演。
30頭醒獅齊拜天公,其中4頭登上天公桌。
這是大山腳非常獨特的節慶活動,但卻不一定所有本地人知道它,存在了30年。
4頭醒獅登高膜拜,天公桌就在上方。
龍獅團的馮教練,在活動開始後,向來都會在高空協助及看顧團員。
天公桌前,兩條舞龍,盤繞而上。
4獅2龍登上高空天公桌,膜拜天公,不論高空鳥瞰或由下往上,都叫人屏息觀看演出。
舞獅拋柑,民眾接柑。
這項獨一無二的活動,就在大山腳市區隔鄰的魚池區盛大舉行。

星期日, 二月 10, 2019

走一趟布央谷(Lembah Bujang)考古博物館 / 獨立海濱


知道布央谷這地方,是從早年一篇刊登在報章上的一則文章裡讀到,當時這篇文章提出了政府對這地方的管理有欠妥當及沒有進一步發揚,那篇文章吸引了我。

事實上,早在中學時代就有聽歷史老師說過這個地方,尤其最記得那句“candi”(廟),布央谷一整個其實是古印度文明的存在遺跡,但因為我國特有的國情(加上宗教),我們往往難以全面地了解整個事情。

你還需要從外國專家那裡,搜查資料來了解這塊被稱為“歷史寶地”的古老廟宇所在地,從廟宇能了解到早期的經貿活動,生活面貌、信仰、文化等。


選擇某個新年前的週假,我和柔妹一起來這裡看看這裡的布央谷考古博物館(Muzium Arkeologi Lembah Bujang),可我們傍晚時分還有一場業界的聚餐,因此必須要在傍晚前趕回大山腳。

其實,這也是前一天才做的決定,但因為我們心想到戶外的場所,想到了這個地方未去,於是隔天一早就出發,從大山腳出發,要走上南北大道,之後進入雙溪大年,再走路程還算遠的偏僻小路才能抵達。

到了這地方視察後,我們才輾轉到附近的Pantai Merdeka走走,之後才打道回府出席聚餐,時間剛剛好。

這一天,太陽當然也猛烈。



布央谷位於吉打州雙溪大年的莫柏(Merbok),這裡是許多考古學家進行考古之地,並推測印度文明在這裡公元3世紀出現。

我們大約早上11時左右來到這博物館,雖然是工作天的週四,但相信週假也不會有什麼人來。泊車場空無一人,只有我和柔妹兩人,艷陽高照,炎氣逼人,我們趕快走進博物館裡躲避。

走完這間博物館,有了初步了解後,才走博物館後方的梯級,沿著山坡的路到上方觀看歷史遺跡。

那麼博物館裡有什麼呢?就當年出土的石器、陶器、古代的珠子等等,這些都一再證明古時候的印度文明曾延伸到此地,看圖吧:





以上這是青銅製的小佛像,很精緻。


什麼是Candi?很多人也許對此不解,但博物館裡有解釋,一般了解,Candi就是指廟宇。

根據博物館方的資料,這裡是馬來半島最著名的歷史考古所在,早在公元2世紀左右出現的當年國王,留下了許多的遺跡在此,至今有87座歷史古蹟場地,在布央谷一帶被發現。

考古學家也發現,這些被發現的歷史古蹟,由於都在一個很廣袤的地區內被發現,因而顯得有策略性的,其中最著名的考古場地包括Sungai Mas、Bukit Batu Pahat、Merbok、Bukit Pendiat、Bukit Choras、Sungai Batu和Kompleks Percandian Pengkalan Bujang。

其實布央谷遺跡更早在1840年代左右就被一名英國居民發現,而對遺跡的考古工作是直到1960年以後才開始展開。

這些歷史遺跡屬於一個已經有2000多年前出現的印度文明,Candi Bukit Batu Pahat是布央谷最主要的廟宇。


因此,布央谷名為“Lembah Bujang”,這個地區並不指單一地點,而也是表示了該地點附近一帶也同時被發現的廟宇古蹟。


以上這圖中的小圓點,就是布央谷一帶出現的歷史遺跡地點。

看完了博物館內展示的文物和資料,再來就是走出館外,走上一座小山坡親眼看歷史遺跡,這個規劃蠻好,只是天氣真的很熱,不適合中午來,建議早上時段。

走出博物館,這裡有一個指示牌,你能在這裡看完一些比較出名的遺跡。


這裡就是歷史遺跡的入口。


在博物館後方,就有好幾個石器文物展示。天氣熱到我們要拿傘才行,下來看圖吧,文物照片到完:




以上這圖,就是比較出名的Candi Bukit Batu Pahat了。別弄錯哦,Batu Pahat並非柔佛的Batu Pahat。

我發現,這裡的古蹟並沒有圍起,難免會有些人站上去拍照,或在上面玩耍,而且沒有人看顧,歷史古蹟的保護好像沒有做到很好,就好像是在想“不就是石頭罷了”的感覺。



柔妹在艷陽下端詳這石塊組成的廟宇地基。


我發現,這個地基上,每個角落都有一個孔洞的石塊,相信就是用於建立起柱子的地方。



據資料,早期的廟宇選擇這地點,原因是面海及靠海,與早期多數望海納福的信仰有關。




根據資料,布央谷的Candi Bukit Batu Pahat有2000多年古老的歷史,它位於雙溪大年最北邊28公里處,就在日萊峰的山腳,這些廟宇被發現座落在此地,並發現都和海有聯繫,如今海已經西邊的岸邊有數公里之遙,但當年它是重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

在Merbok的4座廟宇,最讓人印象深刻及保存最好,多數的廟宇至今還保留的只是它的基礎,但證明了東南亞以前出現過一個重要,又顯得富裕的文明。

無論如何,來了一趟感受過,總算對馬來半島有關布央谷的過去有所初步的了解,但說到布央谷,也要提一下和它有關的一個沿海王朝。

布央谷的歷史遺跡,和“古吉打”息息相關,古吉打是馬來半島早期著名的古老王國,它大約在5世紀建立起來,而這些布央谷的歷史遺跡,證明了以前當地先手佛教,再受印度文化影響,直到國王皈依伊斯蘭,興都文化才走入歷史。

因此,慕達河對古代王國而言,一直都是很重要的運輸要道,當年很多來自中東、歐洲的商人水手,在商船要到東方前,都會將貨物下放在這個地方,以前的港口位於Sungai Mas,後來移到布央谷。當時候在這裡交易的貨物包括當地生產享有名氣的白米、錫、金、胡椒、樹脂、象牙等。

好了,看完了布央谷遺跡,我們又輾轉來到另一個地點看海邊。

這裡是Pantai Merdeka,稱為獨立海濱的這裡,雖然沒有什麼歷史遺跡,不過,遠眺對岸的日萊峰,加上剛剛從日萊峰山腳的布央谷過來,感受到古代過來到此一遊的商船,是如何遠渡重洋到此交易。


這一幅位於Pantai Merdeka海邊的景象,數千年前,也許遠處可看見許多商船的行經,這裡可曾發生過什麼爭奪?佔領?交易?那些故事,數千年後都不為人知。

在海上展開長征的商人或船隊、探險隊,他們第一個任務就是尋找地平線上突出的山頂。

找到頂,就找到山,就會引導他們來到一片荒蕪之地,在那裡他們會選擇建立基地,或者侵占他人領地。

獨立海濱,還是屬於吉打州的範圍,但從布央谷來這裡,還是需要一趟車程,雖然它就只是在對岸而已。


第一次把柔妹帶來雙溪大年,第一次來到獨立海濱。

我們站在獨立海濱,眺望遠在對岸的日萊峰,心曠神怡。




獨立海濱比較多友族到來休閒,這裡的海風特大,也許是因為海灣和附近山嶺的構造,導致風在這裡特別快。看柔妹坐著都會被風吹亂頭髮就知,這裡和檳城的海邊不一樣。



柔妹也帶她的相機出來曬太陽。




獨立海濱,岸邊其中一處的浪,非常大,這裡不鼓勵下水游泳。


我們去過日萊峰。

如今,我們去過它的山腳,再來到一個靠近的距離遠望它。

我在檳島的岸邊,早上或下午也能看到它,朦朧的它在晨霧散去後,太陽把山峰銳利刻畫,還有下午晴空萬里時分,藍天下的它顯得翠綠,喜歡趴趴走,走近看它,也走到遠處看它。


有興趣到布央谷博物館的,地點在此:


有興趣沿著我們的路線,去了布央谷又去獨立海濱的,地點在此:

【BEE來了】報生 驗黃 外婆送禮

  最近,寶貝媽咪在月子中心安居,我也開始恢復上班;然後,也給寶貝去國民登記局報生了,外婆則給寶貝送禮物。 寶貝今天出生第14天,去政府診所驗黃。黃疸指數降至185,回到第一次驗黃的指數。 9月23日驗黃是187,9月24日是229,25日259,26日248,28日也是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