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大山腳市區,一直都是國州市議員、商家、非政府組織想要恢復早期熱鬧景象,大山腳市區也稱為“卜間”(Pekan),它圍繞著超過百年歷史的伯公埕,以伯公埕展開大山腳華人獨特的文化。
大山腳走向文藝,相較於其他老城區,是比較慢的一個地方,比如檳島的老街,怡保二奶巷,或者吉打州新文英,無論如何,大山腳開始慢慢朝這方向走,近幾年來大力推動,其中Rakan BM為首的社區文藝活動,就吸引人到來。
大山腳市區真的落寞了?
他們說,從新年就看得出來了。以前新年期間,販商凌晨就開始在做生意,上貨下貨,買菜賣菜,批發零售,很熱鬧。
慶幸小時候有跟隨過父母到巴剎,一大清早就很熱鬧,而且聽說販商們都沒有睡覺呢,那種通宵是怎樣的感覺?也就只有混巴剎的孩子知道。
伯公埕的魅力在於它每逢農曆七月的盂蘭盛會,是大家熟知的大山腳文化活動。
雖然如此,伯公埕到來拜拜的善信、埠眾、商人,虔誠上香祈求合家平安生意興隆,那種誠心誠意,就和我們在教堂裡虔誠禱告一樣,每個人都要嚮往更好的生活。
伯公埕這幾年來,新春期間有在老街掛起燈籠來,添加過年氣氛,很多市民開始從外返回這個老街,在這裡尋找他們當年熟知的熱鬧。
這座廟,有一個大山腳人一定要知道的東西,也就是大山腳義學堂創辦史的石牌匾,非常珍貴的文物,就在這廟裡。
根據“根·聚點”網站的介紹:
大山腳福德正神會在大山腳華社獲得崇高地位,是一間集合神廟、義山及辦理慈善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華團機構。
在二戰後由4大鄉團即廣惠肇會館、韓江公會、福建會館及海南會館,委派12名代表組織理事會共同管理廟務、產業,到開發義山葬地即建設現代化火化場、骨灰閣等。
緣起於1886年,福德正神廟(也稱伯公埕)在大山腳市中心建竣,它被喻為當地的守護神,,至今仍是地標。當年創廟宗旨原為崇奉神明,而隨時代變遷與社會環境需求,目前除了保持宗旨外,亦發展成為讚助教育福利部及慈善公益的機構。
建廟後9年,也就是在1894年興辦“大山腳義學堂”,爾後義學逐漸發展成現代化學校,於1918年創辦“日新學校”。1950年該會購地捐獻作為校址,創建日新學校。80年代中期,為發展獨中教育,日新國中遷出校園到南美園。
該會也關註華裔子弟的身後事,於60年代購下武拉必路旁的福德正神公冢,後來理事會建火化場及骨灰亭,該火化場是威省重要的火化場。
只希望大山腳的文化活動,能繼續做下去,這裡需要比檳島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打造,因為這裡不是世界遺產區,一般平時難以吸引外國遊客到來。
但其實,外國遊客到此一遊似乎沒什麼太大意義,因為他們要是從檳島乘坐渡輪,再乘車來到這裡了,當他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始終印象還是停留在檳島,而不是大山腳。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山腳連大山腳自己的人都不太願逗留或到來。所以老城的人口慢慢往外遷移後,迎來了外勞入駐,他們在這裡附近的宿舍裡住,在街上吃喝,甚至還經營起生意來。
這怪不了誰,主要是大山腳本地人,都允許把店屋借給外勞做生意,甚至還申請營業執照,讓外勞進來做生意,說是幫忙看店,其實是讓他們做生意。
新年期間,我和柔妹一樣到來伯公埕,參加他們的新春團拜活動。這裡的團拜活動只邀請社會聞人,國州市議員,可惜場面卻不是很大,附近的居民也不是所有都會出席,個人覺得,團拜活動應該要盛大舉行及熱鬧一番。
這就要說回伯公埕一帶販商理事會,是不是有足夠的新血加入了,能帶來舉辦更多創新的品牌文化活動?可惜,很多本地的公會裡依然是青黃不接。
其實,業主扮演很大的角色,檳島能活絡老街,一大部分原因和他們的業主有關,比如允許繪畫壁畫在他們的店鋪牆上,或者懂得轉型,並保留老店屋的外貌,再衍生出另類的旅遊生意來。大山腳缺乏的就是這類人。
所以,很多業主懶得做,就把店屋租出去,結果外勞大軍入駐大山腳。
外勞人數增加到一個數量後,實在太多,連本地人都開始覺得是時候要帶來改變,於是帶來了社區文化活動的舉行。
大山腳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也在於外勞人數,一旦能減少,不至於週六日走在大山腳市區時猶如走在外勞城那樣,那麼大山腳人才會慢慢入駐老街。
外勞,也和我們當初華裔先賢下南洋一樣,會落地生根,找到新歸屬。但,以我們國家已經來到另一個層次卻面對瓶頸,政府就是時候為自己著想了,為老街帶來改變,為工業人力提供本地人,改變外勞政策。
哇。原来是去拍点燃鞭炮照片,不错!走到这样远去天桥那边,火车路那边?
回复删除是!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