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在細節裡。
這句話說的是,只要你仔細去觀察,你就會有所發現。然而,話說,發現細節所在及不對勁之處的能力,雖非人人與生俱來就有,但絕對可以透過後天訓練得來。
當你具備這等能力,那麼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你就能比別人更快一步發現問題所在。我認為,從政、當政府的一分子,就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敏感度。
比如水患問題。一個住宅區密集的地區里,即使建造了上百個滯洪池,但還是有多個地區,一直都會發生水患。如果沒有從微觀著手、從細節去探查,你必然得不到收穫。
但從微小的細節觀察,卻可以看見問題所在。所謂滯洪池,就是把來自上游的洪水,滯留在池內一段時間,避免立即排放的情況發生,並且透過慢慢排放的方式,從而使得下游的排水壓力減輕,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有序排水,不至於導致下游處處淹水。
阿爾瑪一個這麼大的地區,就被威省市議員陳潤輝發現有33座滯洪池,沒有滯洪功能,結果洪水直接排下游。雖然下游設有泵水站,但當洪水一來,完全沒有滯洪時,肯定會來不及排走。
那麼,要如何知道這33座滯洪池沒有滯洪效果呢?
這是沒有捷徑的,就只有在下雨天時,到一個個滯洪池去觀察,這需要花時間。但花時間得出的成果是有進展的,至少發現滯洪池沒有滯洪效果,那麼改善的措施就是,讓滯洪池恢復功能,也就是將洪水滯留在滯洪池內一段時間,不必立刻排放。
滯洪池,回歸它本來的目的——滯留住洪水。
如果阿爾瑪的33座滯洪池蓄洪水量是5萬5000立方米,下游峇冬丁宜的一座泵水站,可每秒抽取5立方米水量,那麼這座泵水站就需要1萬1000秒 / 138分鐘 / 3小時的時間,來抽走這股沒有被滯洪、一次性排放到下游的5萬5000立方米洪水。
如果它發揮效用,比如這5萬5000立方米都被滯洪起來了,並且透過一點點的排放,那麼泵水站就沒那麼大壓力,也可以慢慢排走洪水,負荷不大,溝渠就能容納,那麼就會減輕水患。
當然,一切是理論,到底還是要等大雨時,才來觀察看看是否奏效。
為了解決都市淹水問題,發展計劃中,開墾後的商業和住宅區,都會包括建造滯洪池在內。
滯洪池的容水量,與當地發展計劃面積相應,有它的一定計算法,當你每興建多大面積的建築時就要有多大的滯洪池。
這些滯洪池扮演的角色就是類似發展前,洪水經流森林的溼地蓄水作用。
雖然人工的可能都不及天然的來得厲害,但要發展,犧牲了森林,眼下就只有建造滯洪池是唯一的選項了。
話說,這場巡視很快就被下面這場來勢洶洶的暴雨給一度中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