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星期三(6日)中午12時,我人在公司辦公室裡,早上去了一趟法庭回到,拿鍋子到後面裝水,發現濾水器的水源很小。
等它裝滿的5分鐘內,想起一個保護眼睛的方法,看電腦20分鐘後,要起身到別處,望向遠方大概一分鐘,如此望向窗外的公寓看了5分鐘。
回來發現水滿了,回到桌位煮水,泡了一碗泡麵來吃,繼續工作了一陣,再把碗拿去清洗時,水在洗完碗時就沒了。
廁所的水花也沒水來,馬桶水拉最後一次就沒聲音了。
這才知道斷水的情況已不斷擴大,整個檳城都沒有水來。
平時扭開水龍頭,用水用到“很爽”,怎知道這一天原來就要面對斷水超過12小時,我想,很多人這才體會到沒水用的痛苦。
珍惜用水,水資源珍貴,這些勸告,多數人都聽了無感,為什麼?因為檳城的水源是,你一扭開水龍頭就會有淨水使用,檳城的水費也很便宜,很多人用水超過用量,所以檳城人很幸福。
淨水來之不易,卻不是每個人都懂,這次斷水事件正好讓檳城人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那天下午,各地開始不斷出現斷水情況,心想超市應該也會有人搶水。
很多人對於礦泉水一搶而空的情況,嗤之以鼻,說什麼不必恐慌性搶購,然而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下,自我保護是人民第一個反應。
這個,你不能怪人民。有關當局,特別是檳州供水機構PBA,雖然早上已知道檳唯一水來源的慕達河河水渾濁,必須停止操作進行處理,但卻沒有第一時間通知斷水(下午3點才通知),加劇了人民的擔憂。
更大的公關失敗是,沒有第一時間發佈相片,濾水站面對淤泥阻塞的情況,我相信發不出來後大家都會理解斷水的原因。
但正是因為沒有這些第一現場照片,以及遲至下午才發布文告,已經不能說服民眾。
話說回來,我下午回到家第一件事,還沒下班,就先去超市工作,主要是了解搶空礦泉水的情況,自己也沒買礦泉水,因為櫃檯處大排長龍,而且還有工作要處理。因工作關係,老婆和我到超市後就回家。
我們的家沒有水槽,只有水池,幸好水池滿,水龍頭沒水來,今晚就節省用水。
家裡有水槽儲水的人還算幸運些,可以撐著用兩、三天,家裡沒水槽的,就只能取用浴室水池的水。
斷水當天,煮食、洗澡、如廁都要“能省則省”,有的家庭不必煮、改吃乾糧,有的人洗澡只用幾瓢水,或乾脆不洗澡,有的人“最大化用水效益”,馬桶累積了多次小解才沖水。
然而,有更多的人早上出門前沒把水池添滿,放工回家沒水用,超市礦泉水又已被搶空,只能依靠消防隊水槽車供水。當晚到凌晨,凡有水槽車在的地方都大排長龍,人們提著水桶取水。
檳州斷水源自於鄰州發生的洪災,雖然嚴重洪災是在吉打華玲發生,毗鄰檳州不是災區,但也間接受影響,因淤泥導致慕達河混濁,進而影響濾水站操作及供水,家庭和工業因此受衝擊。
由此可見,檳吉兩州不只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兩地工、商業和經濟唇齒相依,任何天災的影響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兩州也在“同一條船”上。
這次的斷水危機,再次暴露檳州最大的“硬傷”是水資源匱乏,別看它檳島四面向海、威省一半土地面海,海水很多,但其實能飲用的水源非常有限,供應脆弱且不堪一擊,只靠唯一的慕達河供水。
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只要檳州沒有第二水源來源,水供干擾情況就會持續,這會直接威脅工業經濟,一旦該河發生嚴重污染事件或同樣規模山洪再爆發,危機會再次降臨。
多年前,檳州不斷在尋找第二水資源,比如從霹靂州引水到檳城,但一直沒進展,且吉打州務大臣堅持要向檳徵收慕達河生水費,大臣、首長、議員、政黨,都在為此喋喋不休,這對人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意思?
當自然災害降臨,人民就會受災,兩州政府是時候坐下來,誠心誠意攜手合作應對天災和解決自然資源不足的問題。
經過昨天斷水,今天水供早上恢復,雖然不算大,但也還是可以澆花、洗澡。
接下來,要計劃存取一些雨水來用了,用來澆花,備不時之需。
這個世界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大,不只是政府,個人也是,眼前很大的挑戰是如何生存下去:疫情帶來各國封鎖、經濟活動減低、失業率、產能下降、供應出問題,隨後重啟重新開放下一時之間供不應求及全球供應鏈受疫情擾亂影響,加上俄烏戰爭,糧食短缺,市場必需品供不應求,百物上漲,天災人禍加劇挑戰,引發天然資源有限的問題,因此人必須自力更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