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5

当聊起过去

聊起过去,你会想到什么?

男女之过去,无非就是那迷蒙久远伸手不可触及,彷佛却又近在咫尺的爱情。

现在与过去的爱情不尽相同,不但考验不同,对爱情的价值观也不一样。

大家都说,爱情和面包,最好先准备面包了才找爱情,以免饿死自己,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面包的同时,发现了根本可以不需要爱情。

身边的人形形色色,就有一些朋友,在聊天时发表的爱情论,让我大吃一惊:“喜欢,然后呢?爱,然后呢?在一起,然后有什么会改变?还不是一样吗?”

结果这场话题,当然是不了了之,因为现场的其他人,都是温血动物。

好吧,我们不要那么冷酷,话说回来,会出现上述心态,无非都是她受过重伤,不但如此还差一点从鬼门关走不回来,于是爱情接近“脑死”状态,没有感觉了。

有人是5年里,1段恋爱,有人是5年里3段恋爱,怎样才能重伤则不可定论。纵观身边朋友,有5年里三番四次牵不同女孩子的手的,依然活得自在,爱情不死,求婚可以像买菜那样挂在嘴边。

有人却是1段恋爱,质量上却是超出恩爱以外,结果跌得很重,伤得很。

以前,有一个学姐告诉过我一句话:

你怎样爱都可以,但最重要是,不要伤女孩子的心。这句话的背后意义是,当一个女生为你而哭(你也许不知道),便是你伤透了她。

当然,一个女孩子不会那么容易为了一个男生而哭,否则男生在女孩的心里地位其身份重大。

有人的爱情轰轰烈烈,有人的爱情平淡如水。爱情无法告诉你,究竟你的这一段是要轰烈还是平淡,唯有两个人在一起了,才能决定爱情的调调。

每个人的指纹不尽相同,天下男女爱情也是一样。你无法复制另一段,前任那一套不能用在你最新遇到的人,你对未来的那一位,也毫无掌握能力。

未免错过,你只要被问起,心里出现的那一个人,就是你所爱的了。


管只是在手机里聊天,也是了解你的一种方式,但总觉得,不聊天的时候,我总该做些什么。

有时跟朋友聊天,聊起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段恋爱,每个人走来的方式不尽相同,可都很有趣,值得回味,值得讨论。

你为一个人付出,得到的可能是冷冷的回应。其实那时候我们会迟疑,心想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可是当你深深觉得再不做,对方就会像青春小鸟一样飞走,你就会去做了,对不对已不重要,对你喜欢的人不要留下遗憾。

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是真心的喜欢。

朋友的经验是并不怎么示爱,告白后就成功了。所以我们说他很有爱情运,而且很旺,也许女生也非常喜欢他吧,每天放学后,父母还没回来,他便到她家的房间谈情说爱,然后在女生的父母回来前,从后门离开,临走前亲她一下。

两个人因时常在学校碰面,争吵也越来越多,最后分了。

我以前在中学追校花,初恋也是这样来的,就从第一通电话开始聊起,那时打的是家里电话,未免被家人接到电话,我们约一个时间点拿起电话筒,慢慢发展成在草场约会,上学,然后写信,她坐去上学的巴士中午必会经过我家门前,我们约法三章,早上时分我写信后自当邮差送过去她家,她在后门跟我拿,短暂聊聊就走,中午她回覆我的方式则是从巴士上丢下信来,我到路中间捡。

后来,两个人因时常在学校碰面,争吵渐多,后来分手了。原以为,就很靠近的距离,每天看得见对方的环境,信任会有所巩固,但还的不是这样,反而一点点就会撕裂彼此的感情,有一段距离了,却会每天想念对方,不能说:“嘿,要不要来个晚饭”之类的,于是你只能非常珍惜,久久才那么一次的相聚,能珍视对方多久就多久,记住每一个细节,好在返回没有对方的环境里时,有充足的细节被时间一点点地吃掉,最后仍还可以清楚记得住对方。

我也常和家人聊爱情这码事。我家有两个姐,她们都经历过远距离的恋爱,而度过万重山,就结婚了。

当时大姐在吉隆坡教书,大姐夫在登加楼,两人之间的联系,那时候没有手机,只有公共电话和信箱,一封信寄出去,信一个礼拜一次,公共电话距离住家要十几分钟路程。

所以每一次的通话,见面,就显得格外弥足珍贵,不可多得。

我二姐之前在马六甲教书,后来在吉隆坡八打灵,二姐夫家住吉打居林,每个星期六早上坐巴士下吉隆坡找她,中午抵达后,和她去看一场戏或吃一顿饭,逛街,然后傍晚时分到了,就坐巴士回家。一趟路程要4至5个小时。

结婚的时候,她终于可以调回居林了,现在在那里执教。

然而现在有许多手机科技,网络便利,已经颠覆了以前的时代,你可以视频,你可以自拍,你可以随时分享手中一切的资讯给她,你随时分享你看见的风景,你随时告诉她你的心情,一通电话不用一段路程去公共电话打,现代人习惯了科技的存在,因此如果你贸贸然坐长途巴士下去找对方,说不定还会被质问:你有病呀?

一切以前适用的,今天都不实用了。但请一定要告诉对方,什么对个人而言是适用,什么是不适用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早餐:蒜香義大利麵

 總是喜歡在我的藍色Ikea沙發上拍食物的美照。 因為這裡的藍色,和這裡的白色窗簾,早上透射進來的陽光,構成漂亮的背景。  下次我應該要換別的地方來拍食物照。 目前儘管工作恢復到疫情前的忙碌,我也還是煮三餐,能在家煮就在家吃。